隐形矫正技术邻面去釉附件患者复诊设计和生产

佩戴中相关问题与处理一

2015-12-27 14:26:12      点击:

隐形矫治器是以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和大量病例数据库总结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病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畸形严重程度、临床操作差异以及矫治器设计、加工环节的系统误差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临床医师妥善解决。

一、第一步矫治器不贴合

  1.临床表现

  矫治器与牙齿之间存在大于1mm的间隙。

  2.原因

 (1)印模变形。

 (2)拔牙后等待矫治器期间没有佩戴保持器,牙齿发生自动漂移。

 (3)多个牙位同时分牙后邻面去釉,导致牙齿发生移位。

  3.处理方法

 (1)因印模变形导致的,必须重取印模。

 (2)因拔牙后牙齿漂移导致的矫治器不能完全就位,可以按顺序试戴后续某一步矫治器,若能找到基本可以就位的矫治器,则可佩戴该步矫治器,根据矫治力的大小,逐步使该步矫治器完全就位,佩戴周期可适当延长到3周以上,使矫治器完全就位并无矫治力感更换后续矫治器。

 (3)多个牙位同时分牙导致牙齿移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多个邻面去釉牙位存在牙齿扭转,只有分牙后才能进行邻面去釉操作。可让患者在实施邻面去釉后3-4天再来佩戴矫治器,大多数均可就位。

  二、矫治中矫治器不贴合

  正常情况下,矫治器不贴合是逐渐发生,只是在某一步视觉上表现比较明显,才会引起关注。

  1.临床表现:矫治器与牙齿之间存在大于1mm的间隙。

  2.原因

  主要是因为牙齿实际移动与矫治器设计移动出现偏差。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有:

 (1)牙齿移动的个体差异。

 (2)患者依从性差。

 (3)牙齿无移动间隙。

 (4)存在咬合干扰。

 (5)矫治器效能不足。

 (6)矫治器加工环节的系统误差

  3.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12中情况,可先将患者目前牙齿排列和咬合状况跟设计进行比对,找到与口内状况比较接近的矫治步骤,然后试戴该步矫治器或其前后步骤的矫治器,若能找到基本贴合的矫治器,则可从该步矫治器开始重新按顺序佩戴后续矫治器,此方式称为“回戴”。若不能找到基本贴合的矫治器,还可通过辅助牵引的方式辅助牙齿移动到矫治器设计的位置后,再继续佩戴后续矫治器。若以上均不能奏效,则需重取印模,重新设计、加工矫治器。

 (2)无移动间隙的处理。如果没有可供牙齿移动的间隙,牙齿自然不能移动。这时,要具体分析导致某个牙齿或某些牙齿移动不到位的原因:是其他牙齿移动不到位导致的连锁反应还是邻面去釉量不足或没有按矫治器设计实施邻面去釉,导致间隙不足。对于前者,可通过回戴或辅助牵引方式解决;对于后者,需追加邻面去釉后回戴。若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则需重新取印模、重新设计、加工矫治器。

 (3)咬合干扰的处理。咬合干扰的存在会影响牙齿移动。消除咬合干扰因素后,其他处理方法同上。

 (4)矫治器效能不足导致的牙齿移动偏差可以通过增加附件或辅助牵引来弥补。

  三、矫治器固位差

  1.临床表现:矫治器佩戴后卡抱力不足,很容易脱位。

  2.原因

  主要是牙齿临床牙冠过短、固位型差造成固位力不足。也有可能是印模不够精确造成。

  3.处理方法

  如果是牙冠过短,可以在后牙区设计多个附件、增加固位力。有些临床冠过短的病例可能不适合使用隐形矫治器。如果是取模问题,应重新印模,保证取到整个临床冠,且牙龈缘连续、清晰。

  四、矫治器断裂

  1.原因

 (1)患者摘戴方法不当,这是大多数矫治器断裂的原因。

 (2)牙齿明显错位,摘戴困难。

 (3)夜磨牙,夜磨牙患者的矫治器容易磨损、断裂。

  2.处理方法

 (1)在患者初戴矫治器时,要教会患者能自行取戴矫治器后方可离开。佩戴前三步矫治器时尽量少粘接附件。待患者掌握矫治器摘戴方法后再逐步增加附件。

 (2)拥挤扭转严重区域容易发生矫治器断裂,应在加工时适当填倒凹,并教会患者正确摘戴。

 (3)对于夜磨牙患者,必要时需额外加工一副矫治器备用。

 (4)矫治器断裂后,若已不能正常佩戴,可尝试佩戴下一步矫治器,若下一步矫治器的矫治力过大,则回戴断裂矫治器的上一步矫治器,并告知主诊医师,补充新矫治器。

  五、佩戴矫治器时前牙区开颌

  1.临床表现

  矫治器戴入后,前牙区无咬合接触,唇闭合困难。

  2.原因

  由于矫治器覆盖在咬合面,具有颌垫的作用,戴入后会打开咬合。咬合接触多在后牙区,前牙呈现开颌状态。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后牙压低和后牙咬合关系的不确定性改变。

  3.处理方法

  在矫治器戴入后要检查前后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并对后牙矫治器颌面接触点进行适当的调磨,尽量使磨牙、前磨牙甚至前牙区均有咬合广泛接触,分散咬合力,既能改善前牙区开颌、改善佩戴舒适度,又能预防非预期的后牙压低效应。